![]() |
||
![]() |
||
看铱星闪现
|
||
Philip Chien 文 Shea 译
|
||
![]() [图片说明]:这是一次发生在2007年2月15日的铱星闪光,亮度达到了大约-6.1等。版权:Tom Bisque。 铱星概况 ![]() [图片说明]:当按原计划在轨道上展开之后,铱星的主轴线会指向地球中心,三块镀银的主任务天线(Main Mission Antenna,MMA)也会向外展开,传送无线电信号——或者偶尔反射一下阳光。图中的第三块天线在卫星的后面。版权:Donald Baker。 总耗资50亿美元的66颗卫星均匀占据了6条轨道,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但原计划是使用77颗卫星占据7条轨道,所以用第77号元素铱来命名。也许可以把完成后的卫星星座想象成环绕原子核的电子的轨道模型。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当摩托罗拉公司决定将卫星个数削减到66颗时,并没有将其改名为第66号元素镝。 ![]() [图片说明]:1997年8月26日在休斯敦拍摄到了穿过鲸鱼座最南端的5颗铱星。从左到右依次为铱星22-26号。在发射升空后不久,卫星会占据同一轨道面的不同位置。版权:Paul Maley。 之后,美国的“德尔塔”火箭、俄罗斯的“质子”火箭和中国的“长征”运载火箭陆续发射了剩下的卫星。现在有79颗铱星(其中包括了备分星)正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每次发射运载火箭都会将卫星送入500千米高的停泊轨道,在那儿地面站会对卫星进行为期几周的检查。然后卫星会依靠自己的推进系统爬升到792千米的工作轨道。在这条绕转周期为100分钟的工作轨道上,每颗铱星每天将环绕地球14.34圈。 黑夜中闪光 ![]() [图片说明]:1997年11月9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使用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了5颗铱星。版权:波音公司。 1997年8月16日,他在一个名为“SeeSat”的卫星观测者电子邮件组中报告了他的发现:“8月14日我正在观测,突然在东北方向看见了一个非常明亮的天体……它持续了几秒钟,然后又慢慢地变暗。” “当它变暗时,”亨特继续写道,“我便拿起了我的8厘米望远镜进行观测。当它于01:54:31(世界时)在飞马κ上方2度的地方经过时,亮度已经减弱到了6等。从时间和亮度(非闪光期间)来看,这铁定是铱星。” 随后许多观测者也证实了这一闪光现象。一次典型的铱星闪光可以维持10-20秒,亮度从“勉强可以看见”到“难以置信的明亮”,这取决于太阳-卫星-观测者之间的角度。通常很难估计铱星闪光峰值时的亮度,因为此时天空中往往没有可以用来比较的明亮天体。在卫星达到最亮的期间,一般它会在天空中运动5°到10°。 李描述了他所作的铱星观测:“我架好了我的相机,等待着铱星6号的出现。一开始它很暗,然后开始快速变亮,最后变成了我所见过的最亮的卫星。相比之下,天狼星都显得盎然失色!” ![]() [图片说明]:现在通过免费的软件和网站可以预报流星状的铱星闪光。1997年10月5日在北天极附近铱星6号出现的闪光。版权:Ronald Lee。 天空中的魔镜 除非你亲眼目睹,否则你很难想象铱星究竟会有多亮。有观测者说在有薄云的情况下也能看到铱星闪光,还有许多人甚至在白天也看到了铱星闪光。白天出现的铱星闪光和白天看见的金星差不多:假如你知道何时何地会出现的话,不妨试试。 乍一看你会觉得很吃惊,主任务天线只有一扇门那么大——188厘米长、86厘米宽。很难相信即使是相同大小的镜子在8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能反射出这么明亮的光芒。事实是,每块主任务天线即使是在你头顶方向时它对你的张角也仅仅只有0.11平方角秒。但就是这样小的面积却能产生将近-8等、几乎和新月一样明亮的闪光。 在任何时间地球上总有一块地方可以看见比金星还亮的闪光。现在的预报程序假设主任务天线与卫星有固定的夹角,卫星的主轴也与地面垂直,同时地球也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当然,这些假设没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预报的亮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从统计上讲,你的纬度越高,看见铱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铱星星座的6条大倾角轨道都会穿过地球两极。在中纬度地区的冬季——即使是在较差的观测条件下——平均每晚你也能看到1-2次中等亮度的铱星闪光。视宁度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很小。 福音还是咒语? ![]() [图片说明]:1998年2月1日,铱星35号出现在波士顿西郊的上空。Sky & Telescope,Dennis diCicco。 对于小视场的观测来说,铱星闪光出现在你视场中的可能性确实十分得小。但是当你进行大视场观测,尤其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就应该注意了。在计划天体摄影前最好察看一下铱星闪光的预报。当铱星预计要出现在你观测的视场中时,你可以更改观测时间或者遮住你的照相机镜头。 铱星闪光也可能会影响已经适应黑暗的眼睛。但是肯定不会造成比探照灯或者车灯更坏的影响。当然,出现一种新的光污染是确实是一种憾事。但是现在已经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报铱星了,它们也可以成为令人激动的天象,不是吗? |
||
出自:Sky & Telescope
|
2001-2009 火流星工作组制作
本文遵循“创作共用约定”之“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3.0约定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