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恒星的形成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且需要一个触发机制
李江涛 译

  
  一个天文学研究小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恒星的形成过程需要比以前认为的更长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触发因素,如超新星的爆发。这些科学家通过对许多正在孕育恒星的暗弱气体星云的细节研究得出了他们的结论。

  一名在位于新墨西哥州Socorro的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工作的天文学家Claire Chandler说:“我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我们以前对于恒星形成过程早期情况的认识需要彻底的改变。”在英国Mullard 射电天文台与John Richer和 Anja Visser一起工作的Chandler在于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天文学界会议上公布了上述结果。





  这些天文学家用位于夏威夷莫那克亚山上的James Clerk Maxwell望远镜的 SCUBA照相机观测了这些气体星云。这台仪器对于亚毫米波电磁辐射非常敏感,亚毫米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电磁波和红外波之间。他们研究了以前用光学和红外望远镜观测过的气体云。SCUBA的图像使他们看清了在其它波段无法看到的景象。

  一些年轻的原始恒星深深的埋在了孕育它们的气体云中,这使得它们不能用红外望远镜看到,但其它的一些恒星却因为耗尽或吹散了周围的气体云而能够被看到。早期的研究表明,这些“不可见”的恒星仅仅是用红外望远镜能够观察到的恒星的十分之一。

  但Chandler却说:“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两种类型的恒星的数量大体相当,这说明恒星很可能在这两个阶段上停留了相等的时间。”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结论是:恒星的形成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触发机制。这种触发机制可能是超新星爆炸所产生的激波,这种激波会引起气体云的引力塌缩并最终导致新的恒星的形成。

  对于恒星形成过程早期景象传统观念的另一个挑战源于这个小组对尚未塌缩的核心区未形成恒星的气体云的数据分析。这些天文学家发现,气体云的无星核心区处于一种即将塌缩的临界状态,而且恒星处于这一阶段的时间很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短。

  “这与我们以前的看法相矛盾,你很可能并不需要很强的磁场去反抗引力塌缩,因为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并不长,” Chandler说。许多关于恒星形成早期的理论工作都集中于磁场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工作可能需要修正。

 

   译自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

▲ BACK